今年的10月底至11月初,我有幸參加了“兩岸護理人員交流活動”,這次台灣之行,讓我印象最爲深刻的,就是台灣各大醫院無微不至的以病人爲本的護理理念。這種特有的人文關懷,不就是當下推廣的優質護理的重要組成部分嗎
無論是在花蓮慈濟醫院,還是在林口長庚紀念醫院,護理人員的每一個小細節,都體現出醫院以人爲本的觀念。舉幾個簡單的小例子,無論在哪個醫院,所有對外公開的信息都不提供病人的全名,拍照的時候不能拍到病人。以此來保護病人的隱私,在所有病人相關信息都不外洩的同時,也從根本上保證了病人的權益。又比如說,在林口長庚醫院,曾看到一位護理人員正在用剪刀認真的剪下輸液袋上的標簽,我好奇地問這是爲什麽,她認真地告訴我∶“這上面有病人的全名,就是有病人的相關信息。這個標簽就要剪下來銷毀掉,剩下的輸液袋才可以回收處理。”聽到這些,我不禁爲之一震,如此微小的細節她們都注意到了,而且是如此的在意,就不難去想象,在日常的工作中她們對病人隱私的保護是多麽的重視了。
以人爲本的護理,在台灣更多的是體現在日常護理工作的每一個細微之處。護士對于病人的稱呼都是相當親切的,“阿嬷”、“阿公”是最長聽見的稱呼。即便是在不直接接觸病人的工作過程中、或是在對昏迷不能應答的病人進行護理操作之前,她們也都還是這樣“阿嬷”、“阿公”,一聲一聲親切地叫著,這已經成爲了她們的一種習慣。工作中老人們在和護士交流時,臉上流露出的安詳與信任,讓我欣慰,自歎不如。
初到花蓮慈濟醫院,“慈濟面霜”一詞時常在我耳邊想起,當我得知它就是一種微笑、一張無時無刻挂在臉上的笑臉時,我曾一度感到好奇。爲什麽醫院中的每一個人都是如此的快樂、如此的精力充沛,以至于他們的這種快樂也傳染給了我們。當然,這種快樂與自信也傳遞給了所有來到他們醫院的病人們,哪怕他們正受著病痛的折磨。那些年紀好大的志工阿公阿婆們,他們不僅擁有統一的制服、統一的馬甲,更有統一的微笑與好客。在病房中無時不刻可以看見他們忙碌的身影,他們不僅幫助病房處理許多力所能及的事情,他們會協助病人活動,他們會和病人們說笑、他們更給予病人們康複的信心,以至于我覺得,他們可以稱爲慈濟醫院一道獨特而亮麗的風景線。在休息的時候我也去和那些阿公阿婆們聊天,我得知了他們一天的生活是那麽的充實和忙碌、他們對于自己的所做的工作是多麽的鍾愛和重視,還有,就是他們的笑容,深深地印刻在了我的腦海之中。這微笑給予他人的,不僅是快樂,更多的是自信與力量。
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,一句感謝,或許在平時並不會有多少人在乎。可在慈濟人口中,永遠都離不開的口的,就是那一句,“感恩”。“謝謝您!感恩您!”、“不好意思,感恩!”等等,無論是要做什麽、做了什麽事,是表達謝意、抑或是歉意,哪怕隻是普通的幾句寒暄之後,一個“感恩”,都是聽到最多的。在這樣的氛圍中生活,人也會不知不覺地被影響、被感染,會覺得行爲和思想都得到了升華和提升,仿佛,心靈得到了淨化。
值得我們去學習的,不僅僅是人文那一方面,還有更多、更細的方面。比如說,先進的管理和領導理念、健全和完善的晉升機制,以及一個幾乎是無所不能的院內網絡體繫和醫護操作繫統,都給我留下了極其深刻的印象。
這一路走來,我看到了許多、學到了許多,也感悟很多。現在我回到了我工作的崗位上,我一定會將我此行的體會和感受分享給身邊的同事們,更加會以一個更高的要求來規範自己的工作,將那種人文精神先在自己的工作中發揚起來、散播開來。不怕自己一個人的力量微小,就怕因爲力量微小而放棄自己的努力。